太極拳名家

陳家溝的拳術傳到第十四代孫時,出現了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,把武術傳出了陳家溝,後來開枝散葉,影響深遠,這個人就是清代的陳長興。

中華易宗內家武學研究會 太極拳名家  陳長興

陳長興紀念碑(2009.7.5.林世奇攝於河南溫縣陳家溝)

陳長興 (1771一1853),字雲亭。陳式太極拳主要傳人之一,秉旺之子,河南溫縣人。自幼從父學陳式老架拳。刻苦鑽研,拳技高超。著有《太極拳十大要論》、《太極拳用武要言》、《太極拳戰鬥篇》以及《太極拳歌訣》等。在祖傳套路的基礎上,將太極拳套路由博歸精,發展成為當今陳式太極拳一、二路(又名炮捶),現稱為太極拳老架(大架),以保鑣為業,在武術界享有盛譽。他在人眾中眾人推擁腳步不動,幾近其身著,如水觸石,不抗自頹。時人稱其為「牌位先生」。

陳家拳術的傳承向來保守,但陳長興授徒不分本外族,「有好拳者,多傳之」,其高徒有陳耕耘、楊露禪等。其中的楊露禪後來到北京開宗立派,威名遠振,「太極拳」之名乃逐漸為大眾所知。在楊露禪之後,太極拳又逐漸發展出楊式、武式、吳式、孫式等不同的風貌,從此門庭廣開,宗風大盛,因此對太極拳的發展來說,陳長興可說是關鍵性的人物。

taichi-2陳發科(1887~1957) ,字福生,河南溫縣人,為陳氏十七代孫。自幼隨父延熙習家傳的太極拳。刻苦錘練,家訓極嚴,對陳氏拳械的繼承相當全面。他運用內功導引、吐納、腹式呼吸運動之理論,成為內外交修,身心並練,融八大特點與拳術實用經驗於套路和推手中,為眾所共仰的一代宗師。

清末楊露禪在北京傳授太極拳,其子班侯、健侯均以武技高妙聞名。露禪和班侯被稱為「楊無敵」,但傳授較少。露禪子、孫三代,為適應醫療保健需要,修訂拳式發展為楊式太極拳,流傳普遍,已成為一般大眾對太極拳的固定印象。

但1928年,陳發科應邀由河南前往北京授拳,其推手時拿、跌、擲、放,兼施並用,功力精純,身法、手法,均與楊迥異。講纏絲勁極其精到,發勁脆快無比,從此,陳氏太極拳的本來面貌始為外間所認識。湘潭詩人楊敞(1886-1965,八卦掌、岳氏散手名家)有詩贊日:「都門太極舊尊楊,遲緩柔和擅勝場;不意陳君標異幟,纏絲勁勢特剛強。」堪稱紀實文字。

陳發科將陳式太極拳普及推廣,學者眾多,如著名京劇泰斗楊小樓、北京市國術館長許禹生、東北大學教授李劍華及沈家禎、巢振民、唐豪、鄧傑、顧留馨、洪均生、李經梧、馮志強、田秀臣、侯志一、趙九洲、明雲霄、王瑞芝、宋立垣、陳照奎等。其拳技理之精髓,後為沈家禎、顧留馨融會於合著《陳式太極拳》一書中。

本會所傳授的陳式太極拳,得之於太極拳名家王夢弼。王夢弼就學於河南師範中學時,曾得陳發科親傳,其拳式為陳發科於河南所傳老架,與陳發科赴北京後所傳頗有不同,與陳式太極拳的原貌最為接近。

楊露禪

20130707233131956楊福魁 (1799-1872) 字露禪,「禪」一作「蟬」,別號祿纏。楊式太極拳奠基人。河北永年人。幼年家貧。約10歲至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。陳長興每晚至德瑚家前廳教授族中子弟,露禪殷勤侍候,窺習拳藝,功力大進。長興喜其敏,遂收為徒,盡傳其術。數年後,以能避而制強硬之力見長, 「柔中寓剛,綿裏藏針」。故有「沾綿拳」、「軟拳」、 「化拳」之譽。

約清道光三十年(西元1850年),返永年,以授拳為生。房東武禹襄兄弟三人亦折節求教。後到北京傳拳,清代王公、貝勒從學者頗多,為旗營武師。因武藝高強,故有「楊無敵」之稱。其傳拳有「淩得其筋,萬得其骨,全得其皮」以及「風格勻緩、柔和、舒展大方」,其精髓為「鬆」與「沉」(「鬆」,指全身放鬆,讓「氣」流通無阻,「沉」,是下沉,意念集中在腹部)。經過祖孫三代努力,在陳長興傳的陳式老架太極拳基礎上,經過修刪、增補,演化為當今的楊式太極拳。

楊班侯

楊班侯(1837-1892) 又名揚鈺。楊式太極拳重要傳人之一。河北永年人。自幼隨父楊露禪習大極拳,功力過人。後跟武禹襄習太極拳,又得王宗嶽《太極拳論》,藝更精進。約在清咸豐六年(西元1856年),19歲時隻身來北京。在淳王府內教授其子侄習武。後在北京新橋香餌胡同設場授徒,因不被時人所識,又沒重視其攻防作用,一度被冷落。後經楊露蟬來京親臨指導,楊式太極拳始傳於北京,漸及全國。

楊健侯

中華易宗內家武學研究會 太極拳名家 楊健侯楊健侯(1839-1917) 又名楊鑒。楊式太極拳重要傳人之一。河北永年人。自幼從父楊露禪習練太極拳。在父嚴督下,技藝大成。楊露禪在北京授拳期間,總是伴隨身邊。又因其性情溫順,循循善誘,隨其學藝者頗多。因技藝精進,肯鑽研,為適應部分習者需求,將楊式太極拳,初改中架。在太極拳發展和傳播中,起了重要作用。

 

 

 

楊澄甫

中華易宗內家武學研究會 太極拳名家 楊澄甫楊澄甫(1883-1936) 又名兆清。楊式太極拳創始人。楊福魁之孫。河北永年人。幼承家學,不斷研練改進,形成太極拳的一種主要流派。早期授拳於北京體育研究社。1928年偕門人武彙川、董雲培南下,巡迴授拳于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廣州、漢口等地。途經滬參加上海市國術運動大會,作名家表演。 1929年上海市第二次國術考試任評判員。曾任中央國術館武當門門長等。1930年任浙江國術館教務長。1934年應廣州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、廣西第四集團軍及公安局之聘到粵、桂教授拳術。1936年因水土不服得病歸滬,旋即逝世。從學者極眾。著名者有崔毅士、李雅軒、武彙川、傅鍾文、董英傑及其子楊振基、楊振銘、楊振鐸。等等。著有《太極拳使用法》、《太極拳體用全書》等。

由武禹襄、李亦畬傳至郝為真一系的太極拳,一般認為是武式。但郝為真祖孫三代傳習,漸有自己的特色,後人亦稱之為郝式,不過兩者關係密切,這裡將武式與郝式列在一起,視為同一系統。其特點為動作輕靈,步法敏捷,緊湊纏綿。

武禹襄 (1812-1880),武氏太極拳創始人,名河清,字禹襄,號廉泉。河北永年廣府城內人士,出身武術世家,其兄為河南舞陽縣知縣,本人雖為晚清貢生,但其秉性豪爽,崇尚俠義,自幼即跟父親練習外家拳術,後乘奉母命前往舞陽省兄之機,經永年城內西大街太和堂藥店掌櫃介紹,便道過河南溫縣陳家溝,拜訪陳長興,但陳長興年事已高,臥床不起,復介紹其到趙堡鎮拜訪當地名師陳清萍,並得到陳清萍傾囊相授,研究月餘,奧妙盡得。到舞陽後,又從其兄澄清處獲得了王宗岳的《太極拳論》從此,無意仕進,一心從事太極拳的研究,其拳技精益求精,直至登峰造極,並結合實踐著有 《太極拳解》三則、《十三勢說略》、《十三勢行功要解》、 《四字秘訣》、 《打手撤放》、 《身法八要》等著名拳論。先生罕于課徒,只授其外甥李亦畬弟兄。

李亦畬 (1832-1892),名經綸,字亦畬,鄉鄰稱呼其李大先生,河北永年廣府城內西街人。其自幼即讀書成癖,文學兼備,博學多才,四方聞名,弱冠則補博士弟子員,後因一次考試失利,便絕意進取,閉戶執教,故有李大先生之稱。其母舅武禹襄,得河南陳氏之傳,太極拳技藝精絕,名傳一方。李亦畬耳聞目睹,漸悟門徑,遂隨母舅學習此技,以悟性頗高,一學便會,觸類旁通,神乎其技,成為武氏太極拳第二代大師。其傳人有本邑郝為真(1849~1920)、清河葛福來等。

taichi-5郝為真 (1849-1920),名和,字為真,河北永年廣府城內西街人,從小聰明過人,嗜文愛武。先習外家拳,後以不輕妙靈活、非技擊之上乘,復從鄰居李亦畬先生改習太極拳,潛心致志多年,造詣精純,從不持藝自傲,每有人來訪,他總是謙遜和藹,並無半點淩人之氣。據說郝為真之拳技已達到神乎其神的境界,舉手投足皆能奏效,妙不可言,遠近聞名。從先生學拳者遍及各層各界,遍及南北東西。

太極拳的傳世經典文章(著作),主要由武禹襄、李亦畬這兩個人所傳出,對太極拳的發展影響深遠。但武、李二人並不以教拳為業。真正將武氏太極拳發揚光大的,其實是李亦畬的鄰居郝為真、以及其子郝月如。其次子文桂 (字月如)深得其傳,功力深厚。以教拳為業,父子後來到北京、上海等地開館授拳,這一派的太極拳才廣為人知。因此,也有人將武氏太極拳稱為郝氏太極拳。郝為真的其他門人主要還有李福蔭、韓文明、張振宗及河北完縣的孫祿堂等。

郝少如 (1908-1983)武式太極拳家。名夢修,字少如。河北省永年人。郝月如之子,自幼在郝為真、郝月如指導下學習武式太極拳。21歲時,出任永年縣太極拳社助教,協助其父開展太極拳教學活動。其行拳蕭灑文靜,推手不重手法,內勁不露痕跡。30年代時先後任教於中央大學、武進正德學社等。1937年在上海開辦「郝派太極拳社」,曾著《武式太極拳一書》。

全佑

全佑 (1834-1902) 字公甫,號保亭,老姓吳福氏。滿族。北京大興人。楊露蟬(亦作禪)在京授拳時,神機(火器)營中的萬春、淩山、全佑受益最佳。後從楊氏次子班侯繼續深造。事師最孝,學習篤誠,深受露蟬寵愛,兼得楊家父子之長,稱著京城。為吳式太極拳奠基人。傳子鑒泉,徒有王茂齋、郭鬆亭、常遠亭、夏公甫、齊閣臣等。

吳鑒泉

中華易宗內家武學研究會 太極拳名家 吳鑒泉

吳鑒泉(1870-1942) 又名愛伸。吳式太極拳創始人。滿族。從漢姓吳。北京大興人。太極高手全佑之子。幼秉家學,並在其父之楊式小架拳式的基礎上逐步修改,形成鬆靜自然、架式緊湊、緩慢連綿、不縱不跳、長於柔化的吳式太極拳。1914年在北京體育研究社任教,1928年到上海授藝,被上海精武會及國術館聘為教授。張群、楮民誼、王曉籟等前來聆教。1928~1936年上海市各屆武術比賽、國術國考及舊第六屆全運會國術比賽,皆被聘為評判。1930年聘為上海市國術分館董事,1932年任該館太極班教員。同年創鑒泉太極拳社,任社長,此後並在香港、九龍、澳門等處成立分社。其門生遍及海內外。主要弟子有徐致一、金壽章、金雲峰以及子女吳公儀、吳公藻、吳英華,婿馬岳梁,侄吳耀宗等。

孫祿堂

01200000028147134392314199526_s孫祿堂,諱福全,晚號涵齋,河北省完縣東任家瞳村人。生於咸豐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時(1860年12月22日),逝於民國22年夏曆10月29日卯時(1933年12月16日)。

孫祿堂早年精研形意拳,師從李奎元,復從郭雲深,共十一年,其間又得宋世榮、車毅齋、白西園諸前輩親授,繼而孫祿堂為了研究拳與《易》之關係,又從程廷華研習八卦拳數月,多有心得。孫祿堂天資彌高,用力又勤,故孫之形意拳功夫能超逸前代,技藝精深,但性情恬淡,毫無自得之意。

1886年春,孫祿堂隻身徒步壯遊南北十一省,其間,訪少林,朝武當,上峨眉,聞有藝者必訪至,逢人較技未遇對手。1888年,孫返歸故里,同年創「蒲陽拳社」。1907年,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久聞孫祿堂武功絕倫,故聘為幕賓,同往東北。1909年,孫隨徐返回北京,時肅王意公深慕孫祿堂武功獨步,冠絕當時武林,故折節下交。然而孫從無一事請託,所以縉紳於孫益重焉。

1912年,孫祿堂在北京遇太極拳家郝為真。時郝已年過花甲,病困交加。孫聞之,將郝接至家中,請醫侍疾,月餘郝愈。郝感其恩,遂將自己所習太極拳之心得告之孫祿堂。孫聞言而悟,勝過專數十年者。1918年,孫祿堂經過自己數十年深修研悟,將形意拳、八卦拳、太極拳三門拳術從理論到內容融合為一,創孫氏太極拳。同年,徐世昌請孫入總統府,任武承宣官。1928年3月,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,孫受聘為該館武當門門長。7月又被聘為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兼教務長。至1931年10月返京。

孫祿堂深通黃老、易學、丹經,並博學百家,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武技於一體,提出「拳與道合」的武學思想,並以此為指導完成形意、八卦、太極三拳合一的理論和修為體系。自1915年至1932年,孫祿堂前後撰寫出《形意拳學》、《八卦拳學》、《太極拳學》、《拳意述真》、《八卦劍學》、《八卦槍學》(未出版)、《論拳術內外家之別》、《詳述形意、八卦、太極之原理》等重要專著和文章,影響極為深遠。

孫雖名滿天下,然而儉素質樸如初,一生淡泊名利,不阿權貴,立身涉世「誠於中而形於外」,不圖虛名,遇同道罔不謙遜,如無所能者。晚年,孫隱居鄉間,預言自己去世之日,不食者兩旬,而每日書字練拳無間。臨終時,孫面朝東南背靠西北,端坐椅上,囑家人勿哀哭並曰:「吾視生死如遊戲耳。」於清晨6時5分含笑而逝。

孫祿堂無疾而逝,震動當時各界人士。《申報》、《民國日報》、《大公報》、《益世報》、《世界日報》等重要報刊,均對孫的逝世作了報導,對孫之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。南京、上海、杭州各武術團體也於「功德林」為孫舉行公祭,由陳微明等名流百餘人出席,多人作演說。同時,北京十天津各武術團體及孫門弟子亦為孫舉辦了隆重的追悼活動。

孫祿堂一生弟子眾多,遍佈海內外。其中著名者有齊公博、孫振川、孫振岱、任彥芝、陳守禮、裘德元、陳微明、支燮堂、劉如桐以及其子孫存周、女孫劍雲等。